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各地進一步提高執法質量和效能——

安全生產,監管不缺位執法不擾企

本報記者 劉溫馨

2025年09月15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召開會議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毫不鬆懈抓好安全生產和防范自然災害各項工作,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安全生產執法是守牢安全底線、遏制事故發生的強有力手段。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持續深化安全生產執法改革,既嚴格執法有效消除風險隱患,又切實減輕基層和企業負擔,提高執法質量和效能。

  ——編  者

  

  聯合協作,“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提升質效

  一早,四川廣元市黑石坡至曾家山公路工程項目工地的柴油儲存區迎來6位身著不同制服的執法人員——分別來自應急管理、公安、交通、經信、市場監管、環保部門。

  “收到聯合檢查清單后,我們已經自查了一遍。”工程項目物資部經理劉炫良介紹。

  “請您出示柴油儲存設施的安全驗收資料。”廣元市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率先開口,同時拿出執法移動終端開始記錄。與此同時,經信部門工作人員核對油品購銷台賬﹔市場監管人員查看計量器具檢定情況……作業區內,6個部門的執法人員各司其職,沒有重復詢問,也沒有多頭索要材料。

  一次執法、多項檢查,不同部門負責各自的監管領域,檢查結果當場互認共享,避免對同一企業進行重復檢查、多頭檢查,降低執法檢查對企業正常生產帶來的影響。

  “以前,單是應急和經信部門,就得跑兩趟,省、市、縣裡輪番來查,每次都要從頭解釋情況。今天不到2個小時就從儲罐安全到人員資質全過了一遍,效率挺高。”劉炫良在記錄本上寫下執法人員指出的問題,“幾個部門把柴油儲存安全條件、風險、整改措施給講透了,我們要加大安全投入,不能掉以輕心。”

  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綜合執法監督局局長曹陽表示,目前全省已有1.5萬多家企業明確了對應層級的執法主體,“聯合查一次”為基層和企業減負,也推動企業主要負責人履行安全生產責任,形成政府監管與企業自治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格局。

  說理普法,“邀約式”服務為企解惑

  “天然氣燃燒裝置異常報警處置不規范、熔煉爐溫度監測數據異常,這些安全隱患要及時整改。”前不久,根據江蘇南通市上海賢拓鋁業科技海安有限公司的需求,南通市應急管理局專程上門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指導服務。

  公司總經理張維俊表示,公司主要從事鋁棒、鋁制品研發生產,專門研究了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准,但對有些具體情形還拿不准,希望執法部門能帶領企業員工系統學習排查一下。

  帶著訴求跑車間、看現場,執法人員帶領企業管理人員到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准涉及的區域、設備、工藝現場耐心講解,對監測報警設施、應急電源設置等數十項內容進行仔細查驗和有效性測試。

  “企業點單、部門跑腿,這種‘邀約式’安全生產指導服務已在江蘇常州、淮安、揚州等多地推廣,有助於企業安全發展。”江蘇省應急管理廳執法監督局局長陳健永介紹。

  監管執法人員在安全生產執法時開展“說理式”普法,講清楚違法事實、法律依據及潛在后果,引導企業精細化管理,健全內部安全監督檢查機制。對於整改敷衍、重復違法或發生重大事故的企業,也將依法從重處理。

  “寓執法於服務,引導執法人員更加聚焦重大事故隱患、重點行業領域和重點檢查事項,提高監管執法效能。”陳健永表示。

  技術賦能,“雲上執法”更高效

  瓦斯高值超限!隨著異常提示音響起,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陝西局的大屏上彈出渭南某煤礦井下瓦斯超限的報警。掘進工作面4個、井下實時人數428人、當前正在生產……監察執法六處工作人員立即從省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中調取企業實時狀態信息,並連線煤礦進行核實研判。

  200公裡外的煤礦工作面上,井上、井下重點作業場所均配備了攝像頭、傳感器等監測監控設備設施,各條巷道布設人員定位分站——736個安全監控測點、122路在線視頻24小時不間斷回傳礦區影像,所有數據實時“上雲”,執法人員可隨時調取。

  “根據遠程研判結果,綜合剛才你礦超限報警原因匯報,現判定你礦掘進作業區域瓦斯賦存異常,請立即撤出受威脅區域作業人員……”執法人員迅速組織市縣監管部門、駐礦安監員、煤礦上級公司等赴現場處置。

  “建成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后,我們能遠程查閱各煤礦作業環境監測數據、作業場所人數、人員運行軌跡、重點作業場所視頻影像等,人工智能分析模型可從海量數據中篩查出安全風險進行警報提示。”監察執法六處一級主任科員劉煥表示,去年陝西全省通過該預警系統累計監察礦井113礦次,共查處重大隱患30個,化解重大險情21次。

  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精准執法,推廣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和預警防控為特征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非現場執法工作模式,推進了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去年陝西礦山生產安全事故起數、遇難人數分別同比下降55.6%和74.2%。

  “遠程監察自動分析數據、自動告警,能第一時間發現安全隱患問題、及時研判處置,通過影像資料固定証據鏈,還可以反映平日裡企業真實的生產建設狀況,發現企業在生產作業中的違章作業行為。”劉煥表示,傳感器、攝像頭全天候監測,監察執法人員入企檢查次數降低,企業能更專注地投入生產建設工作。

  專家指導,“會診式檢查”精准把脈

  “這份安全技術說明書引用標准不對。”前不久,天津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總隊與一名危險化學品領域專家,共同到海光科技生產車間、倉庫、儲罐區等關鍵區域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在倉庫查看氫氧化鉀存放情況時,專家指出安全技術說明書引用標准過期的問題。

  天津市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執法一支隊支隊長劉磊介紹,該企業主要生產藥用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鉀等醫藥用品,一旦安全管理措施執行不規范,可能發生灼燙、機械傷害等危險事故。

  專家當場查閱最新國家標准,詳細講解了更新要點,指導企業負責人如何與供應商對接更新說明書。

  “專家現場‘把脈開方’,提出很多切實可行的整改優化建議。”海光科技副總經理、安全總監李洪軍說,在車間裡,專家還指出安全操作規程中缺少工藝機理、報警參數、應急處置等問題,結合行業特性,列出補充要點,還提供豐富的相關行業規范參考資料,幫助企業完善操作規程體系。當天,執法人員和專家破解海光科技一段時間以來的安全管理難題,推動12項安全隱患整改。

  天津市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執法+專家”這一聯動模式,既發揮了執法監管的權威性,又借助專家專業技術力量提供精准幫扶,讓企業知曉“要整改”,更明白“為何整改”“如何整改”,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認知水平。今年以來,全市已累計派出117名專家到95家企業進行118次指導服務。

  本期統籌:韓文榕

  

  記者手記

  減負不減責  執法增實效

  近年來,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但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復雜,安全生產基礎薄弱,重特大事故波動反彈的壓力加大。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刻也不能鬆懈。隱患排查不能“裝樣子、走過場”,監管執法不得“寬鬆軟虛、變形走樣”,更要杜絕為迎接檢查而打造企業“樣板房”“經典路線”等情況。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本就是為了規范和引導企業安全發展,必須以強有力的手段推動企業嚴查徹改重大事故隱患,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同時,規范執法不是不執法,嚴格執法要不斷改進方式方法,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過去,部分地區的安全生產檢查存在頻次過高、程序繁瑣、標准不一等問題,企業疲於應付,反而分散了抓實安全生產的精力。如今,對守法者無事不擾、讓違法者敬法畏法,“該寬的寬,該嚴的嚴”,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剛柔並濟”,就能全面增強安全生產執法的精准性、科學性、有效性。

  責任不能減、標准不能降、底線不能破,期待各地各部門在形式上做減法,在效能上做加法,在嚴格執法與精准服務間找到平衡、實現統一,推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5日 02 版)

(責編:王瀟瀟、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